如今自行车装备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时不时就突然出现在面前。
码表已经成为我们爱车上必备的电子设备。昨天我朋友只身一人从杭州骑到上海,刚出发没多久就莫名其妙把码表掉了。到了上海后说自己最痛苦的不是有多累,而是没有码表不知道里程速度骑得很痛苦……由此足够体现我们对码表的依赖性。当然速度里程等只是码表的最基本功能,如踏频、心率等等更加专业的信息也对我们骑行非常重要。
人总是有无限的欲望,我需要我的码表最好有哪些功能?首先能有最最基本的速度路程等提示、然后最好有心率、踏频、具有全天候可靠稳定的工作能力、电池续航必须够强、稳固的自行车安装支架、清晰易读的日夜间显示屏、轻巧体积、气压高度计、坡度计算、温度显示、简体中文显示输入、最好具备汽车导航般的强大导航能力、航向显示、轨迹记录、有等高线地图、能装全球通用地图、还必须有方便的触控操作,更要有强大的电脑软件支持包括航线航迹规划管理、最好还有专业软件能方便的制定训练计划……
也不能说我贪得无厌吧,既然花了钱,总该有个好东西享受才是。
随后就有了本文的主角。在这里还要感谢GARMIN、感谢BIKETO、感谢亲爱的小邱版主、感谢……
拿到EDGE 800后,对包装的整体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突出EDGE800是专业的自行车导航仪。
打开包装,EDGE 800就展现在我面前,主机非常流线型,相比前代EDGE705而言精巧多了,担心屏幕刮花我又不到合适的屏幕膜,只好花了点时间自己剪了张贴上凑活着用,边角都没贴好有很多气泡也只好忍着了。
主面板下部只有两个按键:
LAP/RESET:短按将开始记圈;长按会储存并且清空当前航迹数据。
START/STOP:开始/停止航迹数据记录。
机身侧面只有一个电源按键。长按开关机;开机状态下按电源键能调节背光、设置ANT+Sport附件及锁定屏幕等功能,在开启截图功能时候电源键就是截图按键。
背面就是常见的圆形码表固定扣
下部是MINI USB口和MICRO SD卡插口(自带4G记忆卡 内含BaseCamp软件,Training Center软件)
所有的包装附件非常全面,包括了Edge 800主机(含4GBMicroSD卡)、MINI USB数据线、交流电源适配器、心率监测带组件、自行车支架(有两套支架能装两辆车)、踏频传感器组件、中文使用说明书及GARMIN的软件解锁码。
EDGE 800主机重98g、车上的感应器码表座一共40g(比BIKTO网站评测的称重还轻了1g)、心率带48g,一共才196g。相对于那么多功能而言这个重量已经让我非常惊喜了。
主机的外形尺寸是5.1 x 9.3 x 2.5 cm 下面有与GARMIN 62S手持机及IPHONE4手机的对比图。大家或许说我用手机加个专用的固定座都能达到一样的功能,但就算能用Endomondo这类这么方便强大的软件、即使给我个功能再强大的智能手机而且省了三千多块钱。可我是绝对绝对不这样干的,我不需要大大的“砖头”!
装车时候心急光看了说明书上介绍安装速度踏频感应器时候要平行,但是没注意实际上GSC10速度踏频器上感应的位置都有条刻度线,装在曲柄上的踏频磁铁和后轮辐条上的磁铁都必须与GSC10上各自的感应线对应上并平行才是最佳感应位置。EDGE800在固定座上非常牢固,可以放心骑行。
上张装好的整体图
还有不得不说的优点,以前旧版的GARMIN心率感应器是硬质的,现在新版的是软的,就中间一块感应部分是硬塑料用卡扣的,这样带着就相对舒服很多。在第一次使用心率带时,骑行两个多小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而且没有什么勒痕,非常不错。
心率带使用的建议:想必大家都体检过吧,测心电图的时候总是会在接触皮肤的地方擦点液体,GARMIN心率带实际上是一样的ECG准确心率测量原理(Electrocardiogram Accurate),通过心率带的感应电极检测皮肤表面,通过心跳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来计算心率。所以在用心率带的时候最好在感应极(感应带内侧两块黑色的胶片)抹一点跟体液相近的液体,例如生理盐水、汗水等,当然最方便的就是口水了。
充电:EDGE 800在用数据线连接电脑时,会自动关机转成连接充电模式。因为原厂车充第X Pin及第4 Pin间有一个17.3k欧姆得电阻让EDGE800辨认是否为车充才能进入充电模式并且保持开机。所以非使用专用的GARMIN车充线或是经过跳线的USB充电线,才能边充电边使用。
其实在年初时EDGE800已在国外发售了,但是因为固件问题没法输入简体中文很不方便。一直到8月份国内行货正式发布后,才使我真正心动。但天朝的特殊规定不能提供官方等高线图,官方只提供了2011.12版的详图及基础图,没有等高线这对户外骑行非常不利。所以我直接删除了官方地图和加偏文件,装了民间最新的维纳斯2011.20纠偏地图和TOPO20M等高线图,这下完美了(DEM图虽然漂亮,但渲染太慢了,也不是很直观,当然喜欢的朋友也可以装上)。
在实际开机评测前先给大家一个官方的介绍视频(中文版)
心动了吧?下面正式开机
在GARMIN的经典LOGO过后是载入地图,大概20秒左右就进入卫星搜索界面
显示界面下部左右方向箭头能分别切换为地图页、虚拟伙伴、垂直高度记录、罗盘、码表页。然后点选屏幕的菜单按钮,就可以进入功能页面
所有的导航、训练、历史、路线及设置都在这。左上角是卫星信号强度,点开可以查看卫星分布和开关GPS,右上角是电量显示。
这里引用下台湾小恶魔里的dw大大有篇EDGE800的电池耐久性评测帖:
从电池充满百分百后拔电源放在窗边能收的到GPS信号的地方开机,使用50%背光开始计时:
8小时35分,电量还有一半;
10小时08分,电量明显减少,大约剩下1/3的电量;
过了12小时,电池电量剩1/4,电池出现黄色警报;
13小时37分出现电池电量低的警告画面;
14小时36分,电池出现红色警告,但是EDGE800仍然正常工作;
15个小时过后还是工作正常,但已经几乎没有电量。
直至自动关机后,当重新充电开机查看了上次的计时停止在15小时31分。
也就是说EDGE800在背光50%,恒亮模式下,一共能用15小时31分。绝对达到了官方标注的不开背光15个小时的使用标准。
下面简单介绍下菜单中的4个选项:
想去哪里?
这是Garmin系列导航的传统风格,想去哪里包括兴趣点等各种方法都可在这里找到,非常容易上手。
特别提到回到起点这个功能很有用,当你出发骑行一阵后很可能需要返回起点,这时此功能就能提示你沿着刚才的原路一直返回起点,特别是在陌生的地方骑行,这个小功能十分贴心。
训练
这里就是EDGE系列专有的功能,可以设置警示(踏频心率距离速度等信息警示)、训练项目(可通过电脑上Training Center详细定制训练计划)
历史
可以检视删除历史记录的详细信息、累计的全部公里数和骑行时间
路线
手动规划新路线或者电脑端规划导入的路线都在这里显示
设置
进行自行车信息设置、主机的基本设置(包含GPS、地图、壁纸、单位等设置)、使用者信息设定、体重秤功能(需另外加配件)和主机信息都在这个页面。
接下来重点介绍自行车设置中行程数据页面,这里就是EDGE800超强的70多项骑行数据的设置页面。
每页最多显示10项,可同时设置三页,最多30项信息在骑行时显示,而且任意组合,非常有意思。
骑行信息共有十二个大项,每项内又分若干小项
其中的速度选项
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你在骑行的时候 点在任何一项显示内容上3秒钟 直接能进入快捷更改显示内容,这点非常贴心。
在自行车设置中还有一些很有用的功能
起始提示,能在开机检测到移动时提示是否开始记录
自动暂停,当你骑行到一半遇到红灯停止了,自动暂停功能就会帮你暂停记录,等绿灯启动后继续自动记录,真的非常人性化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虚拟伙伴功能,可以设置伙伴的速度,很适合像我这样总是单独骑行的人,让我有个竞争对手,通过对比能起到无形的督促作用,此外截图功能,很方便
除了默认的一些背景图片,EDGE 800的背景墙纸其实可以自己更改,只要将自己的图片改成160 X 240放在主机的\Garmin\Backgrounds文件夹里就行了,值得称赞的是,Garmin EDGE 800的手写输入及拼音输入都很方便
“大”彩屏GPS就是爽,虽然分辨率只有160*240,虽然在显示地图时跟Oregon俄勒冈系列的大屏幕比可能会觉得分辨率偏低显示内容偏小,但是这毕竟是讲究轻量化的自行车导航仪,显示内容还是非常丰富清晰,可读性不错,电阻屏在汗水湿滑或者带手套等各种情况下都能方便操作,而且在导航时候人性化的提示让你骑行一阵子后就会非常适应,再赞下GARMIN的工程师,真的是下了番苦功夫啊!
值得一提的是EDGE800的屏幕可读性,在户外白天那是相当给力,用过Garmin手持机的朋友肯定非常喜欢这样的屏幕,这里也上个阴天时候的屏幕对比图。
不开背光时候,IPHONE几乎看不清东西,我在EDGE800上贴了屏幕膜反射比较厉害,实际上是跟62S的屏幕一样给力。
下图各自都开了50%背光,白天真的不需要背光。。
我刚装上就急忙出去跑了圈,还跟原来的1609STS做个简单对比。骑行中发现GPS码表的精度肯定会比传统码表高点,1609STS唯一的优势就是灵敏度比较高,相对而言EDGE800大概要滞后1~2秒左右,当然对我们骑行而言这点灵敏度的降低,而换来的精度提升非常值得。
其他的一些功能设置就不一一列举,我这里还有繁体版的PDF说明书,需要的朋友我可以发给你。
下面直接就带上装备出发了,测试EDGE 800的实际记录效果
在室外一开机大概十多秒钟就找到信号,骑上车就开始自动记录,同时骑行过航迹会以亮蓝色在地图上显示。
开始测试导航功能。刚好在杭州一桥边上,天气不错,爬龙井去。
在“想去哪里?”输入龙井两字后,我选择了龙井问茶。按导航就能看到整个的预览图,骑行时会不断有路线提示。
到了路口或其他信息提示时机器会“嘀”的一声提醒。不过要是能有路名语音播报就好了,经常提示都要低头看容易分心(人的欲望是无止境滴)。
因为设置了最低踏频警示,所以当我踏频没达到要求,随时会提醒我保持踏频。
小弟刚上公路,根本不会骑,爬个龙井也是累死了,惭愧啊,希望以后能通过EDGE800给我的信息更好的锻炼发动机。回来后连上主机,通过BaseCamp或者Training Center都能很方便的读取导出.gpx的航迹数据。
BaseCamp中显示的轨迹信息,但只能列表一样的把所有骑行数据列出,并不是很直观
Training Center中更加直观,图形中可以同时显示一共4组数据,并且可以点选相应每个点信息,特别适合专业训练
在Training Center真正强大的地方是能很方便的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
当然BaseCamp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且个人觉得比MapSource直观方便。制定调整路线非常容易,其实航线管理功能对骑行的帮助更大,我们往往是有计划的出行,特别在长途骑行的时候,在BaseCamp上规划好路线并且熟悉好环境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在陌生环境中骑行。
Garmin软件非常实用的一点就是都能直接将所有航迹数据导入谷歌地图中观看卫星图,很实用
在http://www.endomondo.com上还能直接认得EDGE800 ,将航迹、高度、踏频、速度等所有数据都自动传上网页很直观
Garmin本身也有云端服务 http://connect.garmin.com
总而言之只要有了航迹文件后,可以了在其他很多类似分析软件上分析,小弟也不是很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多试试。
EDGE800在任何时候运行都非常流畅,总体触摸操作响应很迅速,只有DEM地图地形本身就渲染比较慢,所以平时建议不要开启。除了其中有次我刚装完等高线地图改动一个设置后自动重启,原因也不明,但是在骑行记录过程中EDGE800还是非常稳定,可靠性很高。
还有对PC端软件支持Garmin已经做的非常强大,而且制定路线也很容易,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教程,但是有点我也不是很明白,在市郊线路规划十分出色,但偶尔在城市中自动规划路线时候经常会弄出莫名其妙的线路。下图是我从钱江新城家里到龙井的自动规划路线,都不知道绕哪里去了,在道路规划规则中我也选好自行车骑行而且不回避任何东西,仅仅是小范围绕路可能还可以理解,这种错误真是没法接受。
所有我觉得在市区内如果纯靠机器导航有时候会走弯路,出行前还是要多花些时间做足功课才最重要。
优点:
1.所有功能附件都配齐,一次性投入N种回报!相对有的高端产品都得掏额外的钱附加配件,EDGE 800在某种角度上讲也算比较有性价比的了。
2.全天候防水功能,让我在任何天气情况下骑行都丝毫不用担心。
3.ANT+Sport 无线传输非常方便,速度踏频心率等附件检测连接很人性化,安装佩带很方便。
4.警示功能很有用,随时提示你保持踏频,速度,心率等多项数据,让你保持一个良好的训练状态。
5.伙伴功能很适合一个人骑车时候,自动暂停时他也会暂停,虚拟的竞争能让你比较自律能认真骑行。
缺点:
1.试用的这段时间发现最大的系统BUG就是踏频警示的问题,我第一场将最低踏频60RPM、最高踏频120RPM时候骑行都正常提示,但是第二天重新开机后我刚骑上车没踏两下就提示我踏频过高,实际上EDGE800显示的踏频也才40~50左右,很无奈,得重新把最高踏频改变再保存下才行。而之后的第三天,第四天刚开机我都得同样重新保存下最高踏频才能正常提示。
2.传输速度很慢,因为机身实际可用容量不到100M,地图只能存卡里。但是直接通过主机传输速度慢的惊人,一点都没有以往GARMIN宣传的手持机HIGH SPEED传输速度,安装等高线地图等大图非常痛苦。急性子的同学建议自己备个读卡器。
3.希望下代产品中加入电子罗盘功能,虽然通过移动时的GPS信号变化计算移动方向也很准,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设置路线时候都是停在原地的,虽然只是走几步就能算出方位,但还是不方便;在隧道内等没有GPS信号的地方就没有方向了,而且重新出隧道时才能有速度就很麻烦,在轨迹记录上出隧道时速度也会突然漂移变大,需要引起注意,不知Garmin能否更新软件加上纠错功能?
新2轮触控时代,这是GARMIN EDGE 800官方的宣传口号,非常适合这次评测的主题,真是科技改变生活,这两年越来越多GPS码表产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正渐渐推动着码表产品的技术革新,而EDGE 800肯定是当仁不让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RyanShan